中铁科工集团和贵州公路集团“握手”
来源:中铁科工集团
时间:2017-08-10
浏览量:1604
发挥各自优势 开展全面合作
8月4日上午,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双方成功“握手”后,将紧紧抓住各种发展良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全方位合作,最终实现双赢和做优做强做大的目的。

贵州公路集团作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是贵州交通系统大型骨干企业,具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定的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工程设计公路行业甲级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桥梁工程专业承包、隧道工程专业承包、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壹级以及房屋建筑工程、港口与航道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资质。
贵州公路集团注册资本金21.03亿元,总资产398亿元,年生产能力达180亿元;在职职工近3000人,其中各类技术职称人员1600人;公司下属主业分公司13家,和主业产业链相结合的辅业子公司20家。系中国交通企业百强单位,连续多年被贵州省经信委、省企协、省企联评为“贵州企业100强”和“贵州省AAA级诚信企业”。
该集团有着近60年的悠久历史,从上世纪参与川藏公路、重庆九龙坡港口等工程建设起步以来,参加过援建老挝、也门、布隆迪的公路,先后在国内外修建了70余条共4000多公里各种等级的公路和各种类型的桥梁。特别是近年来,先后参建了贵州省内的厦蓉、铜大、遵毕、黔大、罗望等高速公路,云南大丽和普宜、漳州沿海大通道漳浦段、广东潮惠、湖北沪蓉西、陕西蓝商、甘肃十天高速公路等。2014年底建成通车的松铜高速公路,由公路集团采用BOT+EPC+政府补贴方式,仅用13个月就完成了5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重任,圆满实现贵州全省“县县通高速”的目标。2016年,主业产值突破140亿元,提前建成贵州省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低碳示范高速公路,树立了贵州乃至全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新标杆;圆满完成世界第一高桥——杭瑞高速毕都段北盘江大桥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贵州在世界的形象。
中铁科工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二级公司,是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集科技研发、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科技检测四位一体的竞争优势,并已形成包括工程机械研究设计与制造、钢梁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程施工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经过多年发展,中铁科工集团不仅是“铁道部施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而且设有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唯一的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具有多项制造、施工、安装一级资质和特级资质,主导产品有多型号架桥机、运梁车、铺轨机、轨行机械、桩工机械、轨道板安装吊机等,多项产品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技术发明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持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荣获多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当前,正值贵州省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贵州省基础设施建设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和中欧班列开通运营,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等。“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规划公路水路交通总投资5000亿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主要发展指标达到西部领先水平。
其中,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由5条线网组成,总长度为235公里;远景为9条线路,总长467公里;总投资额达2700亿元,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728亿元。按照规划,到2030年,贵州省铁路建设规模约7500公里,其中高铁约2500公里;到2020年实现铁路营业里程达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超过1500公里,实现贵阳至周边省会城市及全国主要经济区2-7小时的铁路交通圈,基本实现贵阳至省内其它市(州)中心城市1-2小时到达。
鉴于贵州省和贵阳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市场发展机遇,中铁科工集团和贵州公路集团经过深入交流和多方调研、了解,本着立足长远、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当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中铁科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黄晓波同贵州公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廖柳分别代表双方企业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合作框架协议的签定,将表明双方今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拟在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施工装备、桥梁钢结构、建筑钢结构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以共同开发贵州等地的建筑工程市场,打造专业化的生产基地,发展专业化的施工队伍,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铁科工集团副总经理杨祖新,董秘、战略发展部长邓宁东,工会副主席陈发旺,西南投资指挥部指挥长刘素辉和贵州公路集团总经理助理程斌,设备物资部长柯旭怡等见证签约仪式。
上一篇:中铁科工自主研制的盾构机陆续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