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
央视《走遍中国》栏目
以《卓越——大地飞虹》为题
用近30分钟深度报道了
中铁科工以技术创新
持续突破架桥装备性能边界
锻造新时代大国重器的生动实践
一体化水面“搭积木”
2022年,中铁科工胡旭东团队打破传统工法,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现场一体化水面“搭积木”,实现了装配化施工。
拥有“七十二变绝技”
2024年,中铁科工李珍西团队为珠肇高铁研发的“应龙号”架桥机,凭着自由伸缩支腿、增减主梁节段、自如变换身姿的“七十二变绝技”,以及一颗节能的“绿色心脏”,入选国资委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创新搭载“智慧大脑”
这些“庞然大物”能以毫米级精度自主完成指定动作,预判风险、自动启停,一切智慧操作的实现,都离不开架桥机智控系统研发小组的努力。
“大地飞虹”背后的架桥神器
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
艰苦攻关、勇于创新的结果
截至目前
中铁科工共研制出30多种、百余台架桥机
架桥机产品
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历史回顾
1979年3月,带着实现“铁路施工机械化”的使命,铁道部武汉工程机械研究所(中铁科工前身)成立。铁路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种设备,其中最复杂、研发难度最大的当属架桥机。
1991年9月,为配合京九线的修建,成功研制了JQ130架桥机,在国内首次实现“空中移梁,一次到位”,T梁架设效率提升25%。
20世纪90年代,成功研制出JQ600架桥机,承担起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秦沈线的建设重任。
21世纪以来,受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因素的限制,中国高铁线路多“以桥代路”,架桥机用武之地越来越多,种类更新不断:2006年合宁铁路客运专线首孔900吨级32米双线整孔箱梁架设,JQ900A架桥机成功应用,填补国内空白,比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低40%;2018年郑济铁路VI标段施工,JQ1000架桥机顺利架设,标志高铁1000吨级架运装备研制成功……
从做出架桥机,到做精架桥机。从世界最大吨位1800吨级整孔预制箱梁架桥机“越海号”,到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智能架桥机“共工号”,再到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起重能力提高的同时,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让中国架桥机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更高,安全性能更强。
自主创新
让中国架桥机
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产品介绍
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
“共工号”架桥机成功用于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梅陇特大桥建设,采用双桁架主梁结构,有效实现了“造桥机+卫星技术+芯片技术”的强强联合。该设备实现了引孔、打桩、架梁、拼装桥墩全套“空中”作业,架桥施工比传统施工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创造了工厂化预制、精益化管理、模块化拼装、智能化架设的新型桥梁建造模式。设备获评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世界最大吨位整孔预制箱梁运架装备“越海号”
“越海号”架桥机应用于浙江杭甬高速复线箱梁架设,作业时能够经受8级大风,能适应不同跨径、小曲线半径、左右幅高低墩等多种特殊工况,可利用无级偏心可调吊具实现转体梁的架设,满足了项目施工中面临的超高段桥面渐变横坡的技术要求,轻松应对桥面纵坡横坡叠加渐变的复杂工况,保证运梁、架梁时的平稳和安全。
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
“应龙号”架桥机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了“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为满足限高限宽的极限工况,研发团队在单主梁架桥机基础上实现模块化衍生设计,实现单、双线箱梁架设的快速转换和高低宽窄的灵活高效切换。设备获评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国内首台单主梁过隧架桥机“陆吾号”
“陆吾号”架桥机由1000吨单主梁架桥机和分体式运梁车组成,是目前国内首台轮胎驱动过孔走行一次性纵移到位的双模式单主梁架桥机。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不仅首次实现架梁过隧不拆解机身,而且能够仅用1天时间,灵活“伸缩”低位过隧。配置的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使导航精度达到±30毫米以内,运梁车驮运箱梁通过隧道的效率可提高3倍。